close
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6JocOyeRExvkofdcEaGr/article?mid=10432&prev=10433&next=10431&l=a&fid=18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鞋子除臭機日本超機能熬夜的壞處雨靴timmyjqqtheaclaren61159
何謂「脂肪肝」
何謂「肝包油」
何謂「脂肪肝」
脂肪肝形成原因
脂肪肝形成的機轉
脂肪肝盛行率
生化檢查與脂肪肝
脂肪肝臨床症狀
脂肪肝超音波診斷
飲酒與脂肪肝
脂肪肝與肝硬化
B型肝炎帶原者與飲酒
脂肪肝會傳染嗎?
肥胖與脂肪肝
小孩會罹患脂肪肝嗎?
脂肪肝會復發嗎?
脂肪肝能治癒嗎?
脂肪肝的治療
脂肪肝與肝癌
脂肪肝的預後
B型肝炎與脂肪肝
脂肪肝與肝功能異常
脂肪肝需治療嗎?
脂肪肝的後遺症
正確的保肝之道
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的臨床意義(需要性)
 

2006年1月%26nbsp; 書泉出版社出版
 
 肝臟的解剖位置及其與鄰近器官的相互關係
(取自於「人體解剖學」由藝軒圖書出版社印行)
脂肪肝的現代觀
宏恩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26nbsp; 譚健民醫師%26nbsp;
  在目前常規的健康檢查中,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是必備的篩檢工具,而最常被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的異常結果就首推「脂肪肝」了。
  在以往初期的臨床經歷中,「脂肪肝」僅是病理學或外科的診斷病名,而絕大部份的胃腸肝膽科醫師都認為「脂肪肝」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的慢性肝疾病,也因此對脂肪肝的衛教工作沒有那麼積極;但經過這四、五十年來的流行病的探討,已知道長期進行性的脂肪肝罹患者中,也會有可能逐漸衍生肝纖維化甚至典型的肝硬化的前期病變。
  根據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正常人每100克肝約含4~5克脂類,其中磷脂佔50%以上,三酸油甘油脂佔20%,游離脂肪酸佔20%,膽固醇約佔7%,其餘則為膽固醇酯。當肝細胞內脂質(尤其是指三酸甘油脂)蓄積超過肝重量的5%,或肝組織學上每單位面積呈現三分之一以上的脂肪變性時,則在臨床上可稱為「脂肪肝」。
  此外,根據肝臟脂肪的含量,在臨床上可將脂肪肝分為四個嚴重度。脂肪含量佔5~10%者為輕度,脂肪含量佔10~25%為中度,脂肪含量佔25~80%為中度,以及脂肪含量大於80%以上者為嚴重度,此類脂肪肝的肝臟幾乎都已發生脂肪變性了。此外,脂肪肝本身亦可伴隨炎症反應,尤其罹患者本身是一個肝炎病毒帶原者或是長期多量飲酒者。
  在臨床上,形成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其中較為常見的包括有體重過重、肥胖、糖尿病、長期多量飲酒以及藥物中毒性肝炎,而其中亦有某些部份衍生為「脂肪性肝炎」以及「肝纖維化」,甚至最後發展成為「脂肪性肝硬化」。
  根據病理生理學的研究,體重超過標準理想體重的50%時,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肥胖者肝臟可能已有明顯的「脂肪變性」。事實上,「肥胖」是指體重增加,而過剩的脂肪(尤其是三酸甘油脂)也被屯積起來,在臨床上則會衍生「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罹患者(尤其本身又是肥胖者)其伴隨有「脂肪肝」的比率亦高達25%。
  在臨床上,慢性酗酒者常衍生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硬化等不同的病理階段,其主要的是由於酒精本身及其代謝產物(乙醇)對肝臟有直接毒害作用。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亦得知酗酒者每日飲酒80~120公克,而持續10年以上者其中有10~35%的飲酒者會因而罹患「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而高達90%的酗酒者會伴隨著脂肪肝的合併症。
  在臨床上,根據脂肪肝診斷的定義,是指肝內貯存脂肪量佔肝重量的5%以上,或組織學呈現30~50%以上的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即可診斷為「脂肪肝」。但在臨床並非每個脂肪肝罹患者都要接受肝組織切片診斷,而血清生化檢查也難確定診斷脂肪肝。事實上,根據筆者過去的臨床研究論文報告,得知脂肪肝的超音波掃描影像的診斷率的敏感度為85.7%,特異性為98.8%,而準確性更高達95.6%;由此了知影像學檢查中的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是臨床診斷脂肪肝的最佳篩檢工具。此外,對於肝脂肪含量達50%以上的脂肪肝,CT對於脂肪肝的診斷具有某些程度的優越性,而其準確性的確亦優於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但由於CT費用昂貴及有放射性之虞是其不便利的地方。而磁共振(MRI)或肝動脈X光造影主要是用於局灶性脂肪肝難以與肝臟腫瘤鑑別時之用。
  事實上,脂肪肝真正主要的致病機制尚未很明確,但下述因素可能具有某些程度的關聯,如脂肪代謝異常促使「游離脂肪酸」大量輸入肝臟中,及肝臟與碳水化合物合成三酸甘油脂並可屯積在肝細胞中;此外,某些常見荷爾蒙如雌激素、類固醇、生長激素、昇糖素、胰島素等,亦可誘發「脂肪肝」的形成。事實上,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的飲食、營養、食物以及肝炎病毒感染亦可加速脂肪肝罹病者併發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無論是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肝疾病,都存在一定的遺傳致病因素。此外,個體免疫功能以及肝微循環障礙而導致缺氧(如慢性心衰竭罹患者)亦可使肝細胞逐漸缺血而壞死,並誘發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合併症。
  在臨床上,脂肪肝本身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但總是在某些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膽石症、冠心病就診中甚至體檢時才被發現。脂肪肝好發年齡為30~60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大多數罹患者無自覺症狀,少數罹患者或許會感到上腹部不適或隱痛、全身倦怠或乏力,少數者則呈現輕度肝腫大,除非己進入肝硬化階段,否則很少會伴隨脾腫大、蜘蛛痣、食道靜脈曲張等門靜脈高壓典型的臨床表徵。基本上,脂肪肝的臨床表現與肝臟脂肪浸潤程度成正比,在肝內過多的脂肪被移除後症狀即可消失。
  在現今日常生活中,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營養過剩」,而只要將導致原因去除脂肪肝就可以消失。因此,調整飲食是治療慢性脂肪肝的不二法門,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的重要措施。飲食療法原則上,應根據患者理想理想體重來調整每日食物攝取量以及均衡營養即可達到目標。
民眾都知道避免過量的脂肪攝取可以防止肥胖,但孰不知「澱粉」的過量攝取才導致東方人甚至女性的主要元凶。食物中醣份含量過高時,其糖份會被肝臟直接代謝變成「脂肪」,因此飲食中的澱粉類食物必定要刻意減少。同時,還要積極攝取可以除去肝臟脂肪的食品,也就是含有「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食品;而少食用含脂肪過高的食品也是必需要的。最後,應減少任何酒類的飲用,養成高蛋白、低脂肪、每餐八分飽的良好飲食習慣,則是防止導致脂肪肝最直接、最好的方法。
  此外,運動對於促進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導致營養過剩性脂肪肝的消失尤其重要,而且可以促高血壓的穩定以及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而運動亦應與飲食療法一起同時進行。肥胖者能夠養成持之以恆的運動比節食更為重要,因為運動主要是可以去除腹部內臟脂肪,而腹部內臟脂肪性肥胖比皮下脂肪性肥胖更易合併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在臨床上,某些降血脂藥物雖能有效降低血清血脂,卻不能清除肝臟中的脂肪含量,況且長期大量使用降血脂藥物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肝中毒性的副作用。因此,脂肪肝病人亦應慎重使用降血脂藥物的治療。對於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原則上還是不要服用降血脂藥物。對於酒精性脂肪肝伴隨有高脂血症,還是以戒酒為最好的治療方法,而並不一定要堅持服用降血脂藥物。對於肥胖症或糖尿病性脂肪肝伴隨高血脂,則應以控制飲食、增加運動三個月後,如果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均仍異常高者,則再考慮服用對肝害影響較小的「降血脂藥物」。病毒性肝炎合併脂肪肝時,其預後基本上取決於病毒性肝炎本身。雖然長期的肝內脂肪蓄積可能促進肝纖維化,但因肝內脂肪本身不是主要致病因素。酒精性脂肪肝如果能堅持戒酒,則預後會更良好,但如持續飲酒,則可導致「肝纖維化」或「酒精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
  雖然如此,臨床上絕大多數脂肪肝的預後都是良好的,早期診治更可避免脂肪肝進一步衍生更嚴重的肝疾病。同時對於某些脂肪肝的誘發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能積極的改善,則脂肪肝的病變仍然可以完全痊癒的。%26nbsp;

脂肪肝也會衍生肝臟纖維化

正常肝臟含有一定比例的脂肪,其約佔肝臟總重量的百分之五,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脂肪在肝臟中所佔的比率亦隨之增加。在臨床上,「脂肪肝」是在接受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後,才被告知的診斷。%26nbsp; 在病理生理學上,脂肪肝可顯示是由於肝臟內有過多的「脂肪浸潤」的現象,即在肝組織學檢查中,脂肪肝是指肝細胞的脂肪面積大於百分之三十,而脂肪量亦超過肝臟重量的百分之五以上,此外,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是診斷「脂肪肝」最直接工具,根據筆者以往的研究結果,發現「超音波掃描檢查」對於診斷「脂肪肝」的敏感性高達百分之九十七。%26nbsp; 在臨床上,「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肝疾病,而導致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其中常見的包括有營養過量或不足、過度肥胖、長期多量飲酒者、肥胖型糖尿病罹患者(其脂肪肝罹患率高達80%),此外,長期服用含類固醇藥物也會導致「脂肪肝」的衍生。%26nbsp; 目前尚無治療「脂肪肝」的特效藥,因此,治療脂肪肝的根本方法則在控制或消除病因,即改善營養不足和營養過量、維持理想體重、控制糖尿病、勿大量飲酒以及停止服用某些藥物,則脂肪肝的病症可以改善。%26nbsp; 此外,脂肪肝亦是一種年齡增長的老化現象,因此在為數不少的中老年人口群中,其脂肪肝的罹患率有增加的趨勢,再者,以往臨床醫師認為「脂肪肝」罹患者不會衍生肝硬化後遺症,但由現今流行病的探討,發現倘若「脂肪肝」不加以治療,其亦會步入「肝硬化」的階段,因此脂肪肝罹患者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何謂「肝包油」
 
所謂「脂肪肝」是指肝細胞的細胞質中,囤積過多的脂肪顆粒。當一定數目的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時,在臨床上便會呈現某些脂肪肝特異的臨床表徵。而脂肪肝最準確的診斷就是 「腹部超音波掃描」。
 
在臨床上,一般民眾都喜歡以「肝包油」做為脂肪肝的通俗詮釋;但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名詞,確實也給臨床醫師不少的困擾。因為,在民眾的認知上,「脂肪肝」就是「肝包油」,其在觀念上則認為肝臟的外表被一層厚厚的脂肪組織包圍住,而使得肝臟無法發揮其固有的功能。有些民眾甚至以為「肥胖的人都存在有肝包油的現象」,甚至更有人以訛傳訛,認為脂肪肝的治療必須接受外科手術切除,並將肝臟外表的脂肪組織去除,其肝功能才會恢復正常。
何謂「脂肪肝」
 在以往超音波掃描檢查尚未盛行以前,脂肪肝是最常被外科醫師提及的臨床診斷病名。因為一般外科醫師在剖腹探測時,或許會目睹肝臟的外觀,而脂肪肝在外觀上具有其特有的腫大或油脂樣的顏色;甚至外科醫師亦會為了進一步確定診斷,在肝臟的表面外緣切下一小塊肝臟組織,並送病理切片檢查,以確定其肝細胞組織是否具有特殊的脂肪空泡的存在。而在病理學的診斷上,經常會出現「脂肪變性」或者「脂肪浸潤」等特有的描述,由此,亦告知臨床醫師其所切片的肝臟已出現脂肪變性,在臨床上便稱為「脂肪肝」。
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在臨床上,形成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甚至在同一病人身上的脂肪肝可能存在有二種以上的原因。而脂肪肝的治療亦著重於病因的去除;因此,在治療上而言,對於脂肪肝形成的原因必須要徹底詳細的認知才是最重要的。
 根據臨床經驗統計結果,不難發現導致脂肪肝最常見的主要原因包括:過度肥胖(體重大於標準體重20%以上者)、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尤其是血清三酸甘油脂大於正常上限二倍以上者)、長期多量喝酒者(每天酒精攝取量大於二十公克者)、糖尿病罹患者(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罹患者),以及長期使用某些特殊藥物者(如類固醇及巴比妥類鎮定劑);而事實上,大多數脂肪肝罹患者都存在兩種以上的病因,如糖尿病加上肥胖症、酗酒加上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此外,倘若個體營養失調,尤其是蛋白質缺乏時(尤其是蛋氨酸、胱氨酸),或者攝取過量的醣類、維生素的缺乏、攝取過量的脂肪及膽固醇飲食,亦會使得個體衍生脂肪肝。
 在內分泌代謝異常疾病中,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庫欣氏症侯群(cushing Syndrome),以及妊娠及肥胖,亦會導致脂肪肝的形成。
 在心臟血管疾病方面,如嚴重的貧血、白血病甚至高山病,亦會出現脂肪肝。某些在慢性疾病以及肝炎的治療中,假若罹患者過度攝取高熱量飲食,而導致肥胖以及血脂肪過高,亦會使得脂肪肝提早出現。因此,有上述病症時,不妨接受一次 「腹部超音波掃描」,以排除脂肪肝存在的可能。
脂肪肝形成的機轉
 根據病理學而言,脂肪肝形成的原因很多,皆是脂肪肝細胞內脂質異常過多囤積的結果。而此類脂質純大多數屬於三酸甘油脂。事實上,正常的肝臟亦含有微量的脂肪,其約占整個肝臟重量的3?5%。假若脂肪的重量占整個肝臟的5%以上者,則可稱之為「脂肪肝」。而嚴重的脂肪肝,其中的脂肪堆積重量甚至可以高達50%左右。
 雖然脂肪肝的形成是和三酸甘油脂的合成及排泄之不平衡有直接的關係,但其成因的機轉可能與下述因素有關:(1)脂肪由肝臟的輸出量減少。(2)脂肪酸大量湧回肝臟。(3)肝內脂肪的氧化作用減少。(4)肝臟合成脂肪的增加。
台灣地區脂肪肝的盛行率
 事實上,脂肪肝是一種文明病。由於近三十多年以來,社會的繁榮以及經濟的進步,使得台灣地區的居民都有良好的飲食營養;也無形中在近十幾年來,造就了不少肥胖的人口。甚至於這些肥胖罹患者在嬰幼兒時,都早已呈現體重過重的狀態。
 此外,工商業的進步,應酬喝酒的機會也日漸增加,因此也出現不少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近十年來,身體健康檢查的盛行,也使得民眾樂於接受超音波掃描的篩檢,因此也找出不少無症狀的脂肪肝罹患者。根據一項某大教學醫院非正式的超音波掃描的結果統計資料顯示,在台灣地區居住的成年人中,其脂肪肝的罹患率居然高達百分之三十,這倒是值得我們國人必須加以警惕的健康問題。
生化檢查與脂肪肝
 絕大部分的脂肪肝罹患者之肝功能檢查,皆在正常範圍以內。而在一般常規的肝功能檢查中,如轉氨?(GOT及GPT)、總膽紅素、r-GT(一種存在於膽道表皮細胞內的酵素);其中會由於病因的不同,而使得各項檢查項目的敏感度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舉例來說,肥胖所引起的脂肪肝,可能會出現r-GT輕度的異常;酒精性的脂肪肝會呈現GOT不正常(GPT反而在正常範圍內)以及r-GT不正常;而少數的脂肪肝則僅出現GPT輕度的異常。但在脂肪肝的急性惡化期,其肝功能所呈現異常的結果,有時很難與其他原因(病毒性)肝炎做為鑑別診斷,因此若只是常規的肝功能檢查,並無法確定脂肪肝的存在。
脂肪肝的臨床症狀
 在臨床上,有百分之八十的脂肪肝罹患者都不見有絲毫症狀,而大部分的症狀都是一些非特異性的胃腸道疾病的症狀及表徵;其中包括上腹部不適感或疼痛、食慾不振、全身倦怠、呃氣、腹脹(尤其是上腹部)、肝區有壓痛感。少數的罹患者可以觸摸出肝臟腫大的現象,極少數嚴重的個案或許會出現眼白鞏膜泛黃的現象;其中亦會有因急遽的肝腫大而導致脂肪肝內的囊腫破裂,在臨床上出現類似急性腹症的急症。
 在某些導致脂肪肝的原因中,如藥物中毒性脂肪肝(常見有四環素),以及急性妊娠性脂肪肝,或許在臨床上會出現急性猛爆性肝炎的變化,而使得病況危急,很難與一般病毒性肝炎或藥物中毒性肝炎所導致的猛爆性肝炎做明顯區分。
  事實上,雖然在病理學的分類上,脂肪肝可以分為「大濾泡性脂肪肝」以及「小濾泡性脂肪肝」,但卻無法由臨床的症狀來做此兩種疾病的鑑別診斷。通常來說,大濾泡性脂肪肝亦是不具任何絲毫的臨床症狀,只有在肝細胞脂肪變性發生急速惡化時,而造成每個罹病肝細胞體積腫大,並形成明顯的肝腫大時,才會使得罹患者感覺到右上腹部肋骨下有腫脹的感覺;甚至在偶爾彎腰的時候,亦會感覺到有東西頂住上腹部的感覺。其他罹患者或許會出現間歇性全身疲勞、消化不良,甚至厭食的症狀。但反之,有這些症狀未必就是表示肝臟有脂肪變性的存在。
  事實上,根據病因的不同,脂肪肝罹患者在臨床上亦可能出現各式各樣不同的症狀,唯有接受超音波掃描才能確定脂肪肝的存在。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脂肪肝罹患者在臨床上都不具絲毫症狀的,更何況脂肪肝罹患者肝功能異常的出現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在脂肪肝合併肝功能異常時,其中GOT及GPT很少會超過一百單位以上(除了在某些酒精性脂肪肝、藥物中毒性脂肪肝或者妊娠急性脂肪肝,其GOT或GPT或許會高達兩百單位以上);因此,以症狀的有無以及肝功能正常與否來做為脂肪肝的篩檢依據,在臨床作業中未免太過於牽強。
 因此。對於某些罹患脂肪肝的高危險群,如肥胖症、長期多量飲酒、高脂血症、糖尿病、長期藥物使用、慢性心臟循環衰竭,甚至營養不良的個體,建議其能夠進一步接受腹部超音波掃描,或許可以篩檢出某些具有治療價值的脂肪肝罹患者;也由腹部超音波掃描來確實告知受檢者真正罹患脂肪肝,以做為往後肝病預防工作的重點。
超音波影像的脂肪肝診斷
 腹部超音波掃描是篩檢脂肪肝最佳的工具。典型的脂肪肝罹患者,具備下述各項超音波的特殊影像:(1)肝臟及腎臟出現明顯的對比(亦即肝臟的超音波迴響較腎臟為多)。(2)肝臟內的血管模糊不清晰。(3)深部超音波出現衰減的現象。(4)橫膈膜不清晰或消失。(5)肝臟邊緣不清晰。(6)肝內靜脈不清晰或消失。(7)膽囊影像模糊不清晰。
 由以上這些超音波影像的組合來判定脂肪肝的診斷,根據筆者的研究論文報告可以得知,脂肪肝的超音波影像診斷其敏感性為85.7%,特異性為98.8%,而準確率更高達95.6%。由此可知,超音波掃描是篩檢脂肪肝病變的最佳首選工具。
  事實上,超音波掃描是利用身體組織間不同的介質密度,造成不同的音波折射的原理,再利用接受器在螢幕上得到不同影像,並藉此來做為疾病的診斷工具的檢查方法。在臨床上,所謂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其主要的篩檢器官包括有肝臟、膽囊及膽道、胰臟、脾臟、腹腔內大血管(下腔靜脈、腹部主動脈、肝內靜脈、肝靜脈)。因此,由腹部超音波掃描,可以篩檢出上述器官的疾病,如肝腫瘤(膿瘍、囊腫、血管瘤、肝硬化結節、肝癌)、肝內結石、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胰臟腫瘤、急性或慢性胰臟炎、腹部主動脈硬化、剝離性主動脈瘤、脾臟腫大……等等。而對於某些實質性(非中空性)器官的病變,亦可經由超音波的導引來施行穿刺檢查,而由組織病理檢查來進一步診斷病變的良性或惡性。
長期多量飲酒與脂肪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wsd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