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JSSVtQaBBQT10gt1t0T9cA--/article?mid=36289&prev=36290&next=36288&l=a&fid=10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腳臭怎麼解決治療香港腳憂鬱症煙灰很容易流汗便宜襪子 臺北
為何論台籍老兵 因何要追銘戰爭
2010/9/29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莊盛晃





有史400年以來,對台灣影響鉅大深遠並全面的歷史事件有二:1895年日本強佔台灣和1945年國軍接管台灣。這兩個迄今仍左右台灣前途的事件,巧妙在戰爭之間交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導致台灣20萬7183人離鄉參戰,戰死奉祀靖國神社3萬304人,失蹤1萬5千人。國共內戰,至少1萬5千以上台灣人赴中國大陸參戰,生還故鄉者僅寥寥數百人,多是海軍。



相對於順應自然、自在生存的台灣住民和物種而言,科技發達攜槍帶炮的荷蘭商人、西班牙艦隊、清帝國水師、大日本皇軍、國府部隊,無疑都是絕難以抵擋的軍事強權。以致台灣隨著這些登陸者,在歷史洪流中風雨飄搖,直至今日仍然四方角力、莫衷一是,猶不知何去何從?值此一觀,400年來竟如出一轍!



台灣人做日本兵、國府軍、解放軍,這段被歷史詮釋者所特意遺忘,但影響至今的史實,正是我們所從事「找故事、說故事,台灣兵文史工作」。這許多萬離鄉背井、斷喪異域的台灣兵血淚故事,等著我們去一條條發掘整理。讓利害交征的世界和台灣人去想想,為什麼台灣子弟胡穿軍服、亂槍混戰、伊於胡底、莫名其妙?



為了重啟被壓抑扭曲的數百萬人共通戰爭記憶(20萬人,60幾年,可以繁衍多少族人?)為了讓受傷的感情釋放,為了讓大家知道台灣飄泊的故事,在戰後60年,我們發起「戰爭追銘碑」立碑追名計畫。想要在某一個地方、建一個空間、樹一座碑、設一個館。想把這20多萬人的名字和故事刻在碑上,要請大家看看、想想:

美麗島、婆娑洋;狂風飆、暴雨搖;浮萍漂、台灣銷。

戰爭追銘碑%26nbsp; 籌建發起文







根據日本厚生省1973年4月所發表統計,台灣有20萬7183人離鄉參加太平洋戰爭。1945年終戰至今已有65年,如保守以每一個人家族人數20人計算,則是4百萬人以上的共同戰爭記憶,屬於社會普遍的現象。為什麼鮮少公眾討論?何以無所紀念?為什麼?



太平洋戰爭,台灣人祭祀在靖國神社有3萬零304人,失蹤約1萬5千人,其他例如美軍轟炸等,死傷更在成千上萬人,可有紀錄?



2009年10月25日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舉辦「秋祭台灣兵」,七十多歲老先生遠從桃園來,翻靖國神社名冊找父親的名。那年他2歲,父親去南洋,一去不返,渺無音訊,母親抱憾以終,有生之年他一定要找出父親下落…。70年了還在找,骨肉至親,誰敢說戰爭結束了?或戰後處理了?為什麼不能釋懷?為什麼連憑弔的地方和方法都沒有?



2010年6月,陳先生到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說父親念念不忘他戰死南洋的哥哥,想來旗津憑弔,但行動不便,所以陳先生先來了解環境。更多意外來到旗津的人說:我爸爸…。我阿伯也…。我阿公去南洋…。我叔公…。這驗證了普遍而相通的戰爭記憶。



另根據許昭榮先生的追蹤調查,台灣子弟至少有1萬5千人以上被國民黨軍隊帶去中國大陸打國共內戰,回來只有海軍寥寥數百人。國防部至今僅調查有1千7百餘人。其他一兩萬人,連名字都沒有,淹沒在塔山戰役、淮海戰役、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熟知今日社會多元,一件事情,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看法、想法或聲音。當年台灣人以日本身分參與戰爭,是否也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看法、想法或聲音?有人不願為皇軍效力,有人不願為日本打仗,有人怕死畏戰,有人為祖國大日本帝國光榮出征,有人…。今日多元,昨日恐怕也是多元。



解構的後現代,歷史也是多元的,與其標籤化或扭曲解釋歷史,不如真實呈現田野調查和文史,解釋和評價就留給讀者、聽者吧。

一個民主、多元、文明的社會,不能放著不去處理這好幾百萬人共通的記憶,甚至連教科書都沒記載,實在令人羞愧難堪。從事台籍老兵文史工作的我們,不得不扛起這個歷史擔子,建碑刻名,流傳後世,以免遭子孫不齒。我們現有靖國神社3萬零304人紀錄,有台籍國軍1千7百多條名字。



同時還要向全台灣、全世界,公開徵求受到二次大戰和國共內戰所波及的台灣人名字和故事,敬請本人或家屬和我們聯絡,把故事告訴我們,好讓我們把至親姓名、年籍、事蹟等鐫刻在「戰爭追銘碑」上(存或歿者皆可刻名,如美國越戰紀念碑一般註記即可)以便每年辦紀念活動,好讓家族有一個獻禮憑弔的地方。



同時公開徵求建設基地。公開徵求各界捐款齊力完成屬於我們這一代的共同歷史責任。公開、國際性的徵求設計圖稿,最終獲選者將頒給獎金和謝狀。



我們想要建立的是屬於台灣人民的戰爭追銘,以民主、民間的力量和方式去紀念那一段歲月和事蹟。不要國族式的國家忠烈祠(中華民國)、國家烈士陵園(中國)或靖國神社。也不要官方的春、秋兩祭,因為國族主義正是引發戰爭的原因和手段之一。



共同發起團體(暫列,徵詢中)

台灣原日本軍人軍屬暨遺族協會

台灣原日本軍看護婦協會

台灣台日海交聯誼會

台灣台日和平友好促進會

台灣戰俘營協會(盟軍)

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基金會(慰安婦專案)

高座會(台灣少年工)

高砂義勇隊紀念協會

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沉沒軍醫船「神靖丸號」生還者和家屬。

(持續連繫其他團體)



起草人:莊盛晃(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總幹事)

2010年7月

戰爭追銘碑%26nbsp; 籌建計畫







一、確認營運主體

尋求合作單位共組營運主體,共同設置「戰爭追銘工作室」。

二、籌募初期運作基金

由戰爭追銘工作室籌募先期工作基金,供初期使用。

三、戰爭追銘工作室

設執行長一人。文史研究員一人。執行秘書一人。

建碑完成後,工作室轉型碑園營運、文史和組織工作,永續經營。

四、組織建碑聯盟

邀集各相關、關心團體,召集會議,聯名成立「戰爭追銘聯盟」。

五、組織相關審議委員會

在營運主體之下設置「建碑審議委員會」、「選圖委員會」等。

六、召開戰爭追銘碑籌建記者會。

宣布開始籌建工作,徵名、徵地、徵款、徵設計圖(國際徵件)。

七、組織相關聯誼會

將戰爭期間同一事件或類似遭遇者歸類組織,以相關活動吸引

前來參加,進一步為之組織聯誼會,辦理聯誼活動。

八、「台灣戰爭記憶國際學術論文發表會」

每年辦理,引發討論,國際合作,充實史論,定性定位。

九、文史工作

文物蒐集,文史訪談,田野調查,文史紀錄,影像記錄。

十、發行工作

期刊(訊息、財務徵信)、明信片、書、繪本、漫畫、電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wsd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