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TV2peqTSU9EuukLQc0c/article?mid=21784&next=21783&l=a&fid=7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aPure襪子產地明天天氣預告除腳臭精神病暖暖衣ulyssesaf7y
讓偏遠地區的小孩也有春天
生活把念慈侷限在台東海瑞鄉一個偏遠的部落閱讀卻帶她進入一個無限寬廣的世界……
台東海端鄉,台灣東南邊陲一角,崇山峻嶺、翠谷秀水,海在山的另一端。
「他教會了我,要相信自己的夢想!」
邱念慈,海端鄉初來國小新武分校六年級學生,坐在舞台地邊緣,黑亮的雙眼自信而堅毅地凝視前方,嘹亮地說出「叔公的理髮店」劇裡最後一句臺詞。
就像劇中的小女孩一樣,念慈也有夢想。
但在這個離台東市區一個小時車程、被高山環繞的布農族部落裡,念慈就像所有偏遠地區的原住民小朋友一樣,客觀的環境讓他們前進夢想的路途崎嶇難行。
週六的午後,都市裡的小朋友,不是去補習,就是跟爸媽出去玩,或是在家看電視;念慈則光著腳、蹲在簡陋的屋旁洗衣服,滿頭花白、步履遲緩的祖母坐在狹小的客廳裡。
再念慈就讀的新武分校裡,二十八位學生中有一半是隔代教養。
五年級以前,念慈的爸爸媽媽都在台北做板模工人,把她留給祖母照顧。
一年前爸媽回到故鄉工作,家人終於團聚,念慈也有更多的家事要做,燒飯、洗衣,還要照顧三歲的妹妹。
但看起來很酷,笑起來梨窩在嘴邊閃動的念慈一點都不以為苦,因為在前進夢想的路上,她有書做伴。
翻開新武分校的借書登記簿上,這學期開學至今的兩個多月,念慈已經借了三十二本書,圖書室裡的書,她幾乎都看過了。
希望以後當老師的念慈,利用每個空檔看書,也常唸故事書給跟前跟後的三歲妹妹聽。
問念慈為什麼喜歡唸書?
「因為讀書帶給我快樂,我可以把自己當成書中的主角,」生活把念慈侷限在這偏遠的村落,閱讀卻可以帶她體驗無限寬廣的世界。
念慈算是幸運的,雖然家裡沒錢買書,周圍的師長努力營建一個讓孩童親近閱讀的環境,培養他們有能力,進入寬廣的世界。
車過台東往南橫的入山口初來部落。
「初來就是布農語大雀白榕的意思,」念慈的校長、初來國小校長李治國指著路旁一棵大榕樹。
這位三十五歲、來自綠島的年輕校長,從海邊到山邊,在偏遠地區的學校已服務十三年。
對偏遠地區愈來愈邊緣化的趨勢有切身的危機感,「政府投入很多錢或硬體資源給原住民偏遠地區,但沒有成效。因為沒有人才去應用,」一輩子在偏遠地區生活工作的他憂心地指出,再加上九年一貫多元入學的政策,因為機會不均等,更拉大城鄉孩童學習的差距。閱讀累積圓夢的能量
在不利的現實環境下要如何突破?
「要靠閱讀。因為鄉下學童很多的經驗需從閱讀而來,」李治國斬釘截鐵地說。
身高一八五、說話溫緩的李治國行動卻很迅速。
去年八月才剛到任校長的他,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個讓學生隨時可以閱讀的環境,「每個角落都應該有書。」
原先的圖書室離學生上課的教室隔了一座操場,他覺得與學生的距離太遠又老舊,於是號召學校老師,在教室大樓區,共同布置了一間溫馨的圖書室,鋪上木質地板,學生看書可坐可臥,輕鬆自在。
身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碩士的李治國更親自選書,讓許多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外童書繪本進駐到圖書室,大大提高學童閱讀的興趣。
對兒童閱讀有深入研究的李治國知道,除了營造一個親近的閱讀環境外,閱讀還需要有大人適當的引導,孩子才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所以家長很重要,李治國決心在原住民社區大力訓練故事媽媽。
經過說服後,有十一位家長參加故事媽媽的隊伍,由李治國親自下海訓練這些只有國中小程度的布農族媽媽,變成引領孩童閱讀的大軍。
在訓練過程裡,安排了閱讀的重要性、如何營造閱讀的環境、如何引導閱讀等課程。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我一直灌輸他們,讓他們認識,一生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那就是閱讀,」李治國急切地說。
「因為閱讀可以累積實現夢想的能量。」
如今這些故事媽媽每星期一次在朝會時間,為全校學生說故事,此外他們對自己小孩教育的關心以及學校活動的參與都提高很多。
李治國更積極把閱讀融入各種課程裡。
例如上學期主題教學,是有關隔代教養的議題,因為這在原住民地區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大部份的小朋友都跟老人家住一起。
全校師生先一起觀賞「有你真好」這部韓國片,敘述一位七歲都市小男孩暑假被母親送到深山與七十七歲的外婆一起生活的故事。
此外,又共讀相關的童書,之後同學除了用文字表達心得與感受外,再加上遊戲體驗,讓學生矇住眼睛、塞住耳朵、拄著柺杖玩遊戲,親身體驗祖父母或外公外婆視力退化、聽力退化,以及行動不便的狀況。
了解之後,就會有更多的體諒。感念老師溫暖的手
奮力要成為偏遠孩童向上的推手,是因為在李治國成長的過程中,也曾受到大人溫暖的手拉拔。
他小時後,父母親和許多綠島居民一樣,為了生活必須到台灣本島工作。
整天與海為伍的綠島小孩,最常聽到大人告誡,不讀書就要去打漁。
「像我們這樣沒背景、沒資源的、要靠什麼出頭?」
站在故鄉的土地,面對遼闊的太平洋,李治國說出所有想要改變命運小孩的心聲,「教育是唯一能讓我們改變的機會。」
小學五、六年級開始,他的功課開始突飛猛進。
念國中時,得了近視,家人也不知道,非常關心他的導師溫翠燕帶著他坐了四十分鐘的船,再搭車到台東市幫他配眼鏡。
平時溫老師還義務幫他補習,也不時幫他交學雜費。
因為感念溫老師對他的恩情,李治國立志要做一位像溫老師般的好老師,結果如願以償以優異成績進入台東師專,開始他的教育志業。
「當老師能啟動一個正循環,」手握汽車方向盤,他回想少年時的際遇,聲音有些哽咽。
幸運的念慈除了有位好校長外,也有位好老師。
瘦弱斯文的游博賢老師是念慈的導師。
板橋長大的他,在初來本校待過四年,新武分校也已待了六年,在教師流動率偏高的偏遠小學算是異數,「這邊的人溫厚善良,不需要鉤心鬥角,讓我覺得生命可以這麼單純,」游博賢曾經小時候功課不好受到忽視,所以長大後希望當老師,讓每個小孩都能感到受到關愛。
因為加入台東劇團與戲劇結緣而有很大改變的游博賢,也把戲劇帶到教學上。「閱讀是接觸到別人生命的一種形式,透過戲劇,用心靈和身體來與別人的生命交流,」藉由戲劇,游博賢老師將學生的閱讀帶入更立體化與具體化的體驗境界。
在沒接觸戲劇之前,游博賢自認是個很敏感、自我封閉的人,因為身體很瘦,即使是酷熱的夏天還是長袖長褲。
自從九年前加入台東劇團後,心靈與身體都被開發,對自己更加認識,也更有信心。因此,有了勇氣
每次看到學生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游博賢都很感動,「他們愈來愈有勇氣接受自己,願與別人分享,」游博賢滿意地指出,念慈現在念國中的學長,不少都擔任領導幹部,做事更積極也更有自信。
在戲劇活動的過程裡,學生可以接觸到語文、音樂、美術。
「當藝術走進他們的生命,他們就學會欣賞。懂得欣賞很重要,世界是那麼美好,沒有一顆心去欣賞,多可惜。」
游博賢希望透過親近閱讀、藝術、自然,讓孩子有健全均衡的全人格發展。
所以他也帶學生到溪流裡摸著石頭,感受石頭的溫度,再讓身體擁抱石頭,傾聽溪流的聲音。
然後發出最舒服的聲音和大自然對話。
為了參加海端鄉六校閱讀活動成果展,游博賢把美國繪本故事「叔公的理髮店」改編成兒童劇,新武分校三到六年級的小朋友都參與演出,「這個故事表達愛和希望,希望他們學到對生命的希望,不要放棄。」
念慈的新武分校操場邊,有棵綠葉茂密、高大的苦楝樹,每年三、四月會開滿淡紫色的花朵,遠望像紫色的雲朵落在樹梢。
台灣有句話說,苦楝花開,春天就來了。
- Jun 19 Wed 2013 22:55
讓偏遠地區的小孩也有春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