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現潮男潮女潛在的購買力
ideas Talk Z世代高校菁英說話:發現潮男潮女潛在的購買力 文/游重光 高中族群樣貌描繪:現在的高中生恰恰是Z世代,是數位的原生者,全面依賴數位科技,凡事「先上Facebook討論」,才知道要看什麼、買什麼。不喜歡傳統的媒體,偏好互動媒體。 購物決策模式:此一族群的消費者現在雖然還不具消費能力,但是,其父母多半能滿足他/她們的購物需求,他/她們會依據社群進行購買決策,同儕看什麼、買什麼成為他/她們消費的重要參考。 開放的地球村、社群力量的穿透 會場環境提供有線無線網路,但仍不甚便利,可能是經費及技術與商品化層次的問題,可預見的未來,寬頻無線網路服務將是非常廉價普及的。加上處處有感知監控與螢幕,如果在開放的環境中,關心的人隨時可以從遠端連線參與。 ICT深入生活 觀眾幾乎都以智慧手機拍照、錄影,行動裝置的多功能化不會回頭。 網路資訊獨大 網路成為年輕人習用的資料庫,辯士以網路搜尋準備題材,駕輕就熟,且不懷疑。未來任何資訊若無法與網路連結,會有被忽略的危險,其代表的價值也會被拋棄(如火星文可能盛行,傳統學術知識的傳承面臨考驗)。 代溝與代溝商機 網路原住民陸續成為社會中堅骨幹,但面對的是高齡社會,又因為科技的進步,未來可能人們會又老又健康,並掌握選票和鈔票。如何讓中高齡人便利使用ICT設備,並能與新世代溝通,應是新的軟硬體商機。 開放與封閉之爭將持續 封閉的審核制和自由開放的創新,各有優劣,代表的廠家或許會有消長興替,但兩種理念之爭仍會持續。但也許會有折中概念的產品發生。 ICT科技使用將是教育重要的一環 傳播相關學系對於科技題目本來著墨不深,由於它深入生活,產值也影響經濟,變成必須關心的議題。其實除了傳播學門外,多數教育領域也需要檢討深化對科技運用的傳授。 以ICT建構優質知識體系的需求 網路/ICT原住民完全適應高科技生活環境,但人文與優質知識體系不能只靠軟硬體科技來建構,如何讓ICT環境既創新開放又能科文共裕,讓新世代從環境中深化人文涵養,是未來知識系統整合的需求與考驗。 公平正義的需求 未來數位落差的情況可能非常嚴重,必須及早規畫彌補,才能在高科技環境中實現社會正義。 與病毒共處的一代 資通訊系統升級,病毒與駭客也升級,年輕人從小就習慣病毒的環境,防毒業者需有新思維。 潮來潮往,一瞬間 由於ICT環境的升級,對於潮流的擴散、消滅速度會越來越快,影響到各種「潮」商機;商家因應的時間也越來越短,需要更精確、迅速的顧客需求管理反應系統,才能維續營利。 ICT?原木頝P商品vs.一般產品 未來ICT軟硬體產品的質感價位可能也會有分歧發展,部分ICT產品走高價位名牌路線,如精品界的LV、汽車界的雙B,各顯奢華與平民風。 完全個性化、客製化時代 Android自由開放式的軟體開發平台,迎合消費者個人化的拼裝需求,工業時代的規格化,將會徹底瓦解。 口碑化社會,生活無處不口碑 因為有線及無線網路的完全普及,網路民調結果趨近真實民意,懶得選擇的人可能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先查查網路口碑推薦或統計資料,形成西瓜偎大邊效應,企業 因此大者恆大。社會和政治方面,過去的網路串聯快閃、茉莉花革命、占領華爾街等運動,越來越頻繁,但運動的規模可能會控制在某個均衡的大小範圍內。 智慧篩選的需求:資訊之海已成為迷霧,如何幫使用者找到最合適的資訊或程式的工具,如快速列出合適的費率組合等,這類工具會有越來越迫切的需求,否則會超出人腦運作的極限,或帶來低效率。另類市調 描繪未來使用者樣貌 文/秦振家 為了掌握未來商機所在,每個企業最想了解的就是精準地抓到未來消費者的需求與樣貌,進而搶先研發出符合這些新需求的產品或服務,衝在別的企業之前推出,能 夠優先卡位,獲取豐富的利潤。也因此產業界人士非常依賴各大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數字,希望從中了解市場走向,取得領先地位。 傳統的市場調查研究,是大量對受訪者發出實體或網路問卷,請受訪者填寫或是由分析師親自採訪,再將結果匯總整理,並利用統計方法論判斷結果的精確與誤差程度之後,成為最終的量化市場統計數據。 此次《創新發現誌(ideas)》透過 ideas Talk 2011世紀大辯論整合出同時具有實體與虛擬的觀察,採取與產業人士及網路社群直接面對面互動的方式,整合多元聲音,更深入地探索消費者需求,與所有消費 者和產業界人士共同描繪出未來行動裝置與應用服務的消費者樣貌。 從社群到未來現場 在2011年10月初,《創新發現誌(ideas)》針對ideas Talk 2011舉行了主題為「這一回合 誰是贏家」的ideas SIG(Streaming Innovation Group)聚會,聚集30位跨產業的專家共同從消費者和供應商的對立角度,找出包含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作業平台的行動裝置中的關鍵議題。這些討論的結 果,成為2011年11月《創新發現誌(ideas)》的封面故事,透過雜誌和網站,以及台北電台的廣播節目,進行第一波的行動裝置議題擴散,為 2011ideas Talk 世紀大辯論進行暖身。 緊接著,為了進一步融入消費者代表—社群的聲音,《創新發現誌(ideas)》邀請包括Facebook技研社、ideas SIG、Inside、iPhone iPad iPod 中文粉絲團、Mobile01、Mr. Jamie、Mr.6、Tai 床墊peiMac、TechOrange和軟體自由協會等社群推薦2011ideas Talk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三方辯論代表,分別為Apple iOS、Google Android和Microsoft Windows Phone/Windows 7發聲。 在各社群紛紛推薦或提出合適人選之後,《創新發現誌(ideas)》將19位被推薦人選提供給參與10月初ideas SIG聚會成員。在全體成員均無異議的情形下,由《創新發現誌(ideas)》排定邀請順序,最後分別是由昂斯康雲端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葉堂祺代表 iOS,app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暨合夥人林之晨代表Android,溫普敦資訊技術總監林宗源代表Windows Phone/Windows 7陣營出戰。 同時《創新發現誌(ideas)》也在ideas Talk中融入代表消費者、開發商和產業等不同觀點的專家意見。在請教各社群及ideas SIG專家團之後,也邀請到分別代表消費者角度的Inside社群共同創辦人陶韻智、開發商角度的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監事陳貴成,以及代表產業界角度的 合裕管理顧問公司策略長程九如,在2011ideas Talk當中對3位辯論代表提問。 在此過程當中,從議題的產生,到辯論代表人選和提問專家的遴選,每個階段當中都結合了消費者社群和產業界人士的意見。和傳統市場調查相較之下,看起來是另 類的市場調查做法,但涵蓋的層面及範圍更廣。這種做法在不斷的互動下持續激盪所有人的想法,並且將影響力持續往下一階段擴張,刺激更多的消費者和產業人士 投入回應,用線上投票和粉絲團回應來直接表達他們的心聲。 從議題擴散到未來消費者樣貌 在2011年11月30日2011ideas Talk活動結束之後,整個行動裝置未來消費者樣貌的討論並未停止。《創新發現誌(ideas)》在ideas Talk官網(http://ideas-talk.org)影音專區及Facebook粉絲團(由官網加入粉絲團,即可連結到YouTube)看到辯論 當天的議題、辯論內容和全程影音紀錄(http://www.ideas-talk.org,並且將過程全部呈現在2012年1月號《創新焦點》文章和2 月號的封面故事中,進一步擴大議題影響範圍。讓當天來不及參與的網友們,都可以透過這些平面和網站的紀錄,參與議題擴散的過程,也成為描述未來消費者樣貌 的一份子。 而相同的辯論議題,更移師到2011年12月10日的「世新大學舍我盃全國高中辯論賽」(http://www.wretch.cc/blog /SWD13),以及12月27日「2011第二屆兩岸四地大學辯論賽」當中繼續延伸,讓目前的高中生和大學生,也就是9年後將成為消費主力的未來消費族 群直接現身說法,直接表達自己對行動裝置發展議題的想法,打破由其他人為他們所決定框架,不再讓他們只能採用「由別人意見而形成的產品或服務」。from 創新發現誌 ( HTML 圖文版 )
桃園家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wsd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