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duOzhOCCSUAA7w9Fpfdt/article?mid=37265&prev=37267&l=a&fid=55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治腳臭火車上引發衝突圓點 除臭專門健康襪
《桃花源記》陶淵明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桃花源記》
為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所寫。陶淵明又名
陶潛,字元亮,世號靖節先生,東晉潯
陽柴桑人,大概相當於今天的九江西南
方。陶淵明出生官宦世家,但他出生時
家道已中落,二十九歲那年為了謀求出
路,只好走上仕途,但是他每每當官都
因不堪吏職辭官而歸。後來他決定再也
不要為五斗米折腰,於是徹底的拋棄了
功名利祿歸隱田園。
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
除了詩作之外他的作品數量其實不多,
但是篇篇都是傳頌千古的佳作,
《桃花源記》就是其中之一。%26nbsp;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
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
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
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
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
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
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
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
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
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
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在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流划著船,划著划著越划越遠,突然眼前出現一片桃花林。桃林夾著溪流的兩岸生長,長達數百步,這片只長著桃林的溪岸,地上有鮮嫩芳美的香草,墜落的桃花瓣點綴其中,漁夫被這樣的美景所陶醉。
船繼續前行,他決定要走完這片桃林。到了溪水的源頭,不見了桃林,卻看見一座山,山上有個洞口,洞口透出亮光,漁人於是丟下小船走進洞口,走著走著,道路由窄變寬,突然眼前一片開闊明朗。這裡頭根本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土地平坦,房舍整齊,田地肥美,池塘桑竹錯落有致,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裡頭可以聽到雞鳴狗叫,裡頭的人來來往往辛勤耕種,穿著和外面的人沒有兩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非常幸福的樣子。
大家看見來了個外人,就過來問他從哪裡來,漁人一五一十地回答他們,還受邀到他們家中作客,村裡的人聽說來了個外人,紛紛到這裡來打聽外面的消息。原來這些人,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暴亂, 帶著兒女、率領同鄉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那個時候開始再也沒有離開過。漁夫於是把這麼多年來的朝代更迭和社會變遷說給他們聽,眾人聽了之後都相當的感慨,漁夫在逃花源裡作客了幾天準備告辭,臨走前大家對他說:“這裡面的情況就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啦。”話雖如此,漁夫在回程的時候還是一一作了記號。
一回到郡裡,漁夫馬上去拜見太守,跟太守稟報桃花源奇遇,太守立刻就派了人尋了記號,但是還是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原來的路。南陽有位名士叫劉子驥聽說了這件事情,也高興計劃前往,但是尚未成行就病死了,從那時候開始就再也沒有人去尋訪桃花源了。
2011/9/5/編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sddb 的頭像
    sowsddb

    優品推薦

    sowsd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