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2uZ8b26fHUXZpo_wPd_T7gGk0Q--/article?mid=137&prev=138&l=a&fid=14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viviana33309登山前必備竹炭襪
少一點期待
問:許多人感嘆「好心沒好報」,在商場上曾幫助過的朋友,日後卻變成同行競爭的最大對手;

辦公室裡,你誠心協助的新人,反而是在老闆面前打小報告的人。也聽說,路上遇到車禍,

幫忙將受傷者送醫後,反而被受傷者家屬指控是肇事者,結果,大家對車禍待援的人,

也就視而不見了。這些事,真教行善的人感到挫折啊。



答:不要對任何人失望,好心不得好報是正常事,像我收徒弟,有時栽培了好幾年,到最後臨走時,

不但不感恩,反而埋怨我。但我不會因此不收徒弟,因我一向不問別人對我如何,但我應怎樣待人,

卻很重要。



不管弟子感不感激,我必須先盡自己的責任,所以我常反省自己,究竟有沒有盡到做師父的責任?

是不是對得起徒弟?對得起我的信眾?因此,如果有人責怪我的徒弟走得無情,我會說:

「你不要批評他,這是我沒盡到責任。」

在職場、生活、家庭中,也是這樣,要存有相同的心念。



我們對世間,要永遠付出慈悲心、關懷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對任何人失望,這樣才能「功德無量」。

否則,做了一點點功德沒得好報,就不做好事了,這還有功德嗎?



還有,不要成為負心人。負心,是指別人對你有恩、有情,但你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想相對的付出,

拋棄了有恩有情於你的人。



人總會為自己打算,雖然有的人,最初是心甘情願的對你付出、不求回饋,最後,卻向你需索過度的回報,

否則就說你是負心人。在這種情況下,負心是對的,因為對方要求太多、不合情理。



不過,就付出者來說,待人好的時候,不要存有太多幻想和要求。所謂施恩不望報,真正的愛,是純粹的付出,不是交換,更不是占有。



把別人當作負心人,往往是自己製造出來的。自己如果少一點期待,就不會覺得對方是個十惡不赦的負心人,

也就不會因怨恨而想報復。



應當行善的時候,還是要懷著慈悲心去做,否則就是沒有盡到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sddb 的頭像
    sowsddb

    優品推薦

    sowsd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