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第三十九章
第 三十九 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至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谷毋已盈將恐竭,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
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賤之本與?非也?
故致數與無與。
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老子》甲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寧,神得一以霝(靈),浴(谷)得一以盈,侯●●●●●●●。亓至(致)之也,天毋已清將恐●,胃(謂)地毋●●●恐●,胃(謂)神毋已霝(靈)●恐歇,胃(謂)浴(谷)毋已盈將恐渴(竭),胃(謂)侯王毋已貴●●●●●。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而以下為基。夫是●侯王自胃(謂)孤寡不[穀-殳]○(穀),此亓●●●●?●●?故致數與?與。是故不欲●●●玉,●●●●。
《老子》乙本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靈),浴(谷)得一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亓至也,胃(謂)天毋已清將恐蓮(裂),地毋已寧將恐發,神毋已●●●●,谷毋已●●●渴(竭),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謂)孤寡不[穀-殳](穀),此亓賤之本與?非也?故至數輿?輿。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老子指歸》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 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發熱衣原理嚏A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 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唐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徵文》   ※干寶《搜神記》十二引:「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韓康伯《易‧繫辭‧註》引:「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   ※《抱朴子‧地真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   ※《北堂書鈔》一四九引:「以為天下貞。」   ※《文選‧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註》引:「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群書治要》作「侯王無以貴將恐?。」      ※《戰國策‧齊策》四引:「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其賤之本歟?非夫。」   ※《淮南子‧道應訓》引:「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   ※《淮南子‧原道訓》:「是故貴者必以賤為號,而高者必以下為基。」   ※《文子‧道原篇》:「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聖人自謂孤寡。」   ※《文子‧符言篇》:「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說苑‧談叢篇》:「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   ※《文選‧與陳伯之書‧註》?發熱衣挑選煄G「王侯自稱孤寡不穀。」      ※《莊子‧知北遊》:「至譽無譽。」   ※《淮南子‧道應訓》引:「故致數輿無輿。」      ※《文子‧符言篇》:「不欲祿祿如玉,落落如石。」   ※《後漢書‧馮衍傳》引:「不欲琭琭如若玉,落落如石。」 《註》   ※QUENCY註:「一」,平衡狀態。「恆定」,一種動態穩定狀態。  ※王弼:「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 QUENCY:意思是說「一」是所有數目的開端,而且是萬物的終極,無限大。  ※以:用,因。孟子:「嫂溺援之以手。」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第五十八》:「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 QUENCY:意思是說虛體中實際存在的空氣,就叫做「神」;虛體中空氣的運行,叫做「靈」。  ※《周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QUENCY:意思是說「神」是可助利萬物的作為,叫稱的名詞。  ※《易繫辭傳》:「陰陽不測之謂神。」 QUENCY:意思是說從陰和陽所無法測定、測知的稱為「神」。  ※這個神,並不是一般我們認為的具有意志的神靈。QUENCY:是用來指稱天地間實體反稱的事物。例如:山是實體,那山與山相隔間,存在的空間,可以稱為「虛體」,普遍可理解的,一是空間,一是空氣,當氣在流動,就會感覺到風,這就是《老子》語句中的「靈」。《荀子‧勸學》:「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荀子》的語句談到的是這種天地間的「神」之外還有一個宇宙運行的「化道」(自然變化的規律),日出月落、四季循環等。對人而言,不在追求「幸福」,而在追求「無禍」。  ※其至之也:其至此也。   ※鍾克昌:毋已:勿過甚。已,太也,甚也;過份?台南大遠百孚N。   ※劉師培曰:「發讀為廢。《說文》:『廢,屋頓也。』《淮南子‧覽冥訓》:『四極廢。』高注:『廢,頓也。』《左傳‧定公三年》:『廢於爐炭。』杜注:『廢,墮也。』頓墮之義與傾圯同。恐發者,猶言將崩圯也,即地傾之義。發為廢字之省形。」   ※蹶:《淮南子‧精神訓》:「形勞而不休曰蹶」高誘注:「顛也。」   ※孤寡不穀乃諸侯謙稱,《左傳‧僖公四年》傳:「豈不穀是為?」杜注:「孤寡不穀,諸侯謙稱。孤云孤獨,寡云少德,不穀不善也。」   ※徐梵澄:「數與無與」,?從甲本。乙本「與」作「興」,通行本作「譽」。疑甲本得之,原作「與」。親也、從也、善也、助也、黨也,皆其義也。後乃一誤為「興」,再訛為「譽」。從之出義皆為牽?。「數」謂「頻數」。頻頻親與無親與之人,猶今世之敬養鰥、寡、孤、獨,以及「五保?」也。   ※祿祿:琭琭,玉美貌。   ※《韻會》:「硌硌,石堅不相容貌。」《晏子春秋‧內篇問下》:『堅哉!石乎!落落,視之則堅,無以為久,是以速亡也。』   ※王弼:「玉石琭琭珞珞,體盡於形,故不欲也。」 =======================   ※QUENCY:此章應是引「道」為「一」的觀念,推論人的行為的「貴賤」、「高下」是相輔相成的。貴如侯王也應以賤為本,不論自稱為孤、寡、不穀:或在施政上要親民愛民,照顧弱勢的人民。這就是「一」的觀念。求取整體的和諧,而不偏執於一端。   ※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認為地球並非一堆無生命的岩石,而是一個相互依存、關係緊密的生命體的理論。此說於1970年由Timothy Zell首次提出,1972年由英國的?zara漵i斯‧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和美國的萊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改進。根據此假說,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扮演著環境調節者的角色,依循一種回饋迴路,接收有關生態圈的訊息,並做出適當反應。此迴路具備穩定及調節地球環境的功能。透過此種方式而維持的狀況稱為「恆定」,它是一種動態穩定狀態。 《今譯》 古時能得「一」的(,就可以獲得和諧),天得一因而清朗,地得一因而安寧,神得一因而靈明,谷得一因而豐盈,侯王得一因而可以作為天下準則。 這些都是由一而來的,天若不清朗恐怕將要崩裂,地若不安寧恐怕將要傾廢,神若不靈明恐怕將要消失,谷若不豐盈恐怕將要枯竭,侯王若不貴以高為準則恐怕將要顛覆。 因此必貴以賤為根本,必高以下為基礎。 之所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這就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 所以要能多多關心那些弱勢的人民。 所以不想顏澤美麗如玉,堅硬如石頭。(而在內心的虛懷、柔和。) Chapter 39 In harmony with the Tao, the sky is clear and spacious, the earth is solid and full, all creature flourish together, content with the way they are, endlessly repeating themselves, endlessly renewed. When man interferes with the Tao, the sky becomes filthy, the earth becomes depleted, the equilibrium crumbles, creatures become extinct. The Master views the parts with compassion, because he understands the whole. His constant practice is humility. He doesn%26#39;t glitter like a jewel but lets himself be shaped by the Tao, as rugged and common as stone. 保暖商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wsd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